郑州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根据《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高中综合实验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加强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获得亲身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道德品质。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社会实践
1.使学生具有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社区服务
1.使学生关心社区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基于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综合实践活动结构如图所示。
科目 |
学时安排 |
学分 |
研究性学习活动 |
3年270个课时,平均每周3课时 |
15学分 |
社区服务 |
3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
2学分 |
社会实践 |
每学年一周时间 |
共6个学分 |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必须坚决执行,不得挪借他用。综合实践活动共23个必修学分,是高中毕业学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三、活动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通过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流程;学会如何选择课题;学会如何制订研究计划;掌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交流;学会如何展示和利用研究成果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分别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其专题研究的内容一般有:
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
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要求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在社会实践的项目上勇于创新。其主要内容如下:
1、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商、军训、学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2、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社团、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是学校每年例行举办的重大节日和活动,包括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教育等;值周班活动是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的停课(或半停课)负责学校接待、卫生、管理等活动;社团、俱乐部活动是学校社团、俱乐部成员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活动。
3、实地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实地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一般为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现实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情况和生产方式等,可结合春游与秋游活动进行;访问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典型人物、特殊群体、热点事件等为对象;生存锻炼是将学生置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其寻求维持生活的方式,锻炼生存能力。
4、社区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地域文化,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为社区提供的公益性义务服务。它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具有意义的服务。社区服务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类:通用内容、特色内容和自选内容。
1、通用内容: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扶贫帮困、法制宣传、环保卫生、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2、特色内容:城市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居民小区公共卫生、社区辅导(如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以及其他志愿活动。农村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忙、扫盲辅导、乡村农技站(组)的科技活动、镇村公共卫生等。
(三)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
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的活动,可配合社区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宣传教育活动,还应鼓励学生自觉地为社区特殊人群(如经济困难人群和残疾人等)的生活服务,以增强学生对社区发展的使命感,激励学生身体力行,增强奉献精神。
四、课程管理
(一)组织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置、协调、管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工作。
组 长:田宝宏
副组长:贾慧芬 李国喜 王幸福
成 员:魏迎喜 孙国岩 马一平 叶晓冰 陈晖 张国林 周延军
职责如下: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师资配备和教学(或活动)场所。
(3)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
(4)建立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课学习档案袋”。
(5)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考核。
(6)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题成果进行评价,并进行学分认定。
(二)制度保障: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学校将对部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修订,逐步将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和各级评比中,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情况纳入学年先进评比和毕业考核中,实现以制度驱动课程实验,以制度保障新课程顺利实施。
(三)资源保障:
从硬件设施上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行政班教室、阶梯教室、礼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运动场和校外基地、社区等,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进行交流工作。
从人力资源上看,学校拥有一批骨干教师,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扎实,足以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学校还将专门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教师担任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导师和顾问,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专业指导。
五、课程实施
(一)遵循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应根据其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便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以及诚实守信和尊重知识产权等情况。
(二)各科目实施意见
科目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课程安排
按照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高中三年内学生须完成3-4个课题的研究,其中高一完成1-2个课题;高二完成1-2个课题;高三完成1个课题。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课程教师(班主任),组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教师队伍,“全员参与指导”是确定指导教师队伍的基本措施,保证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组织形式
(1)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课程的实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每班组成若干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每组5人以上。
(2)根据活动小组确定的课题,选择合适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3)每位指导老师一般指导1—2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4)小组推荐小组长一名,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任务。
3.实施研究流程
教师规定主题 学生选课题
教师评审课题 学生开题报告
学生实施研究 教师指导
学生总结报告 教师指导
综合评比 成果展示
(1)组织培训
刚开始不要急于让学生直接研究,给他们提供一些当前学科知识的背景和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研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初始阶段先上理论课(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研究性学习意义和如何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开题报告、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结题与展示。
举行一些展览:以往学生研究成果展览、开课报告展览。
在此同时,班内先成立各个研究小组。小组的成立应以自愿的原则,但也要有指导老师的参与。小组规模保持在5人以上,每班若干个小组,不鼓励单独的个人研究。
学校向家长发出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信函,介绍高中学分制的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在新课程中的地位,让家长了解研究性学习,并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规定主题,学生选课题
发动全校教师为“研究性学习”出主题,共同协商,确定指导研究主题集。聘请部分专家型教师加入指导研究。校内展示主题集,供学生参考。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开课题申请表》。也可由学生自己命题,但必须由年级批准后方可开题。
(3)指导老师评审课题,学生开题报告
指导小组根据学生提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依据对申报的各个课题进行评议。对于不能通过评审的课题小组必须重新选题。
评审通过的课题,则由各个小组着手设计研究方案和填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报告预期成果等)。研究方案的设计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进行,指导教师及时指出其中的问题。开题报告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展板,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软件,录像,实物,照片)来阐述自己研究设想和方案。教研指导小组则加强对学生创造、创新的思维方向引导,鼓励学生多突破、多创新。
(4)学生实施研究,教师指导研究
从开题报告开始,教师已经从主角变成配角,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的特点体现。对于实施研究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从事研究,教师角色必须转变,不再是学生研究的指挥者,而是学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务者、指引者。学生实施研究过程中,学生每次活动都必须认真填写《记录表》(由指导小组设计),并定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老师通过学生介绍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并相应提出针对性指导。对于学生外出调查,指导教师还要做好道德品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还可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宣传研究性的重要性,同时督促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外出调查的安全问题。
学校以行政班为单位,定期开展活动交流。一方面使学生有展示成果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同学之间了解研究的进展并提出建议,同时增进学生研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5)学生总结报告,教师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所要总结的内容。最后讨论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成果的形式组织撰写。学生完成研究成果一份、及研究参考资料摘要一份,同学间相互交流、评议、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指导老师对研究成果进行指导,提出创新意见。小组再根据同学、老师的意见,修改研究成果,并填写《总结报告》,作好结题准备。每位小组成员撰写一份自己在这种学习方式中的心得总结。
(6)成果展示、综合评价
学生完成研究成果后,学校组织教师听取各课题组成果报告。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总结报告》,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简明阐述小组研究的意义、经过、及取得成果(包括参考资料摘要)和吸取教训、感受。过程中必须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手段,配合展板、实物、照片等。报告完成后,小组成员回答指导小组和专家提问。评选出若干优秀的课题,进行校内展示并装订成册,以供低届学生参考,以此增强学生的荣誉成就感,也以此鼓励其他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4.成果评定和学分认定
研究性学习共15个学分。每个学生完成3-4个课题,每个课题在完成学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可以获得4个以上个学分。“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评价标准可以分三个部分。完成三个部分达到60分即可得到该学年相应学分。
第一,研究过程。占60%,活动记录表格是否记录齐全,是否清晰,实验资料、调查表、活动照片是否保存。
第二,研究成果。占30%,研究课题是否有新意,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创新,预期成果达到程度如何,成果的可靠性是否好,成果表述是否得体、清楚。
第三,答辩情况。占10%,答辩陈述是否清楚,回答问题情况。
具体评价工作由指导教师初步认定,上报年级组,由年级组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召集相关教师做出评价意见并根据评价意见,评定学分,记入学生的学业档案。
科目二:社会实践活动
1.一般步骤。
(1)考察学校与社区资源及需求。规划社会实践方案之前,学校应综合考察学生人数、经费、意愿以及社会能够提供的时间或服务机会,还要考虑相关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团体可能提供的帮助等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2)制订实施计划。学校要与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通力合作,协商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的基本架构包括:实践主题;实践目标;实践地点、时间;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算;;评估方式;安全措施;相关人员的责任规定等。如有必要,学校还可制订书面的实践与服务指南。
(3)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之前应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关培训,让学生熟悉内容,掌握有关的实践技能,建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懂得如何处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反思或撰写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4)实施活动。接受相关培训后,学生即可在学校教师与社区机构相关人员的指导与协助下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日志及时纪录实践经验、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反思社会的意识与习惯。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鼓励学生真心投入,积极体验。
(5)总结交流反思。反思是学生将活动经验转化为学习心得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参加活动后,凭借学习日记、实践活动记录表等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批判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反思活动可根据需要多种多样。
(6)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等级认定。
2.组织方式与时间安排
(1)社会实践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至少由8人组成,小组组成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
(2)社会实践可以每年集中时间安排,亦可以分散安排,但每年的总时数不得少于一周,并且需要得到政教处的认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开展由于与社会各部门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时间安排上宜采用弹性课时制。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实践活动和服务活动。
科目三:社区服务活动
1.课程安排
社区服务学习活动分别安排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取得,每个学年分别完成5个工作日活动时间,社区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如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等。
2.组织形式
(1)采取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
(2)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向班主任提交“社区服务活动设计方案”,经班主任审核后,上报政教处和团委,批准后,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服务活动。
(3)在学生进入社区服务之前,学校政教处和团委应与学生参与服务的社区管理机构取得联系,以便争取社区的支持。
(4)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社区服务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加深体验与感受。
3.成果评定和学分认定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不少于10个工作日,可获2个学分,学校政教处和团委根据学生提交的有关参加社区服务的方案、活动记录、社区管理机构评价、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评价、小组成员或同学评价等材料,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做好学分登记。
郑州市第九中学